大家好,今天我们深入探讨高炉煤气及其在高炉炼铁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也会简要介绍高炉12系列酒和高炉迎宾酒的相关知识。
一、高炉煤气成分及一氧化碳的重要性
高炉煤气,炼铁过程中的副产物,其可燃成分含量最高的是一氧化碳(CO)。高炉煤气主要由二氧化碳(6-12%)、一氧化碳(28-33%)、氢气(1-4%)、氮气(55-60%)、烃类(0.2-0.5%)及少量二氧化硫组成。一氧化碳在其中的高比例使其成为高炉煤气中含量最高的可燃气体。
二、焦比对高炉生产的影响
焦比是高炉炼铁中的一个关键参数,它对生产效率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以下是一些焦比对高炉生产的具体影响:
1. 入炉含铁品位:入炉矿品位提高1%,焦比下降1.0~1.5%,产量提高2~2.5%。
2. 烧结矿碱度:烧结矿碱度降低0.1(当CaO/SiO2<1.85时),焦比升高3~3.5%,产量下降3~3.5%。
3. 烧结矿的FeO:烧结矿的FeO升高1%,高炉焦比升高1.0~1.5%和产量降低1.0~1.5%。
4. 烧结矿粉末含量:<5mm粉末增加1%,焦比升高0.5%,产量下降0.5~1.0%。
5. 烧结及球团转鼓:每提高1%,高炉燃料比下降0.5%。
6. 矿石含硫量:每增加1%,燃料比上升5%。
7. 烧结矿RDI:RDI+3.15≤72%时,RDI+3.15每提高10%,高炉降低焦比1.655%,产量提高5.64%。
8. 含铁炉料还原性:含铁原料还原度降低10%,焦比升高8~9kg/t。
9. 入炉料SiO2和渣量:入炉料SiO2升高1%,渣量增加30~35kg/t,渣量每增加100kg/t,焦比升高3.0~3.5%。
10. 热风温度:高炉热风温度提高100℃,入炉焦比下降8~20kg/t。
11. 鼓风湿度:高炉鼓风湿度提高1g/m3,焦比降低1kg/t铁,产量提高0.1~0.5%。
12. 富氧:高炉鼓风富氧1%,焦比下降0.5%,产量提高2.5~3.0%。
13. 炉顶煤气压力:顶压提高10kpa,焦比下降0.3~0.5%。
14. 高炉炉顶温度:上升100℃,燃料比上升30kg/t。
15. 高炉煤气利用率:煤气利用率提高1%,入炉焦比下降5kg/t铁。
16. 焦炭固定碳含量:C固下降1%,焦比升高2%,产量下降3%。
17. 焦炭含水分:焦炭含H2O提高1%,焦比升高1.1~1.3%,产量降低2.0~3.0%。
18. 焦炭S含量:焦炭S含量升高0.1%,焦比升高1.2~2.0%,产量降低2.0~3.0%。
19. 焦炭灰分:焦炭灰分(A)升高1%,焦比升高1.7~2.3%,产量降低2.0~3.0%。
20. 焦炭M40:焦炭M40升高1%,焦比下降5.6kg/t,产量提高1.6%。
21. 焦炭M10:焦炭M10降低0.2%,焦比下降7kg/t,产量提高5.0%。
22. 焦炭热态性能:焦炭反应性CRI升高1%,焦比上升3kg/t铁,产量降低4.0%。
23. 生铁含Si量:生铁Si量下降0.1%,入炉焦比下降4~5kg/t铁。
24. 高炉渣量:每增加100kg/t,高炉燃料比上升40kg/t。
三、白酒级别与高炉12系列酒
白酒级别中的"M"代表年份,例如M8代表八年,M10代表十年,M12代表十二年,M15代表十五年。酱香型白酒与浓香型白酒在口感、酿造工艺、原料和发酵容器等方面都有所不同。酱香型白酒口感绵柔,酿造工艺复杂,主要原料为高粱,发酵在石窖内进行;而浓香型白酒口感刺激,制作流程更精简,原料除高粱外还有大豆、豌豆等,发酵在泥窖中。
四、高炉煤气的产生及用途
高炉煤气是高炉炼铁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它是一种低热值的气体燃料。高炉煤气的主要成分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氮气、烃类和少量二氧化硫。它可用于冶金企业的自用燃气,如加热热轧的钢锭、预热钢水包等,也可以供给民用,如果加入焦炉煤气,就称为“混合煤气”,从而提高热值。
五、高炉煤气作为能源
高炉煤气含有可燃的一氧化碳,是一种低热值的气体燃料。它不仅可以用于冶金企业的自用燃气,还可以供给民用。当加入焦炉煤气后,称为“混合煤气”,可以提高热值。
就是关于高炉煤气及其在高炉炼铁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高炉12系列酒和高炉迎宾酒的相关知识。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些内容。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洋河梦三:高端白酒中的珍品,原料精良、工艺精湛,价格昂贵却物有所值
2025-04-22 11:50:51活动费用合理分配:关键因素与公平可持续策略
2025-05-06 19:00:07揭秘鸡蛋泡酒的神奇养生功效与作用
2025-04-23 15:30:56古诗词中的月亮与星星:情感与哲理的象征
2025-04-29 20:58:23数学与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
2025-04-13 09: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