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唐宋10年花雕酒价格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花雕酒的价格明细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黄酒什么牌子好
黄酒牌子我推荐古越龙山和沙洲优黄,这两个牌子最好了。
江浙沪一带盛行冬季饮黄酒已成民俗,就产地来看自然是绍兴一带的黄酒最为传统和出名,就含糖量的多少所定的酒型来看分为:甜型、半甜型、半干型、干型四种,高端的黄酒几乎都集中在半干型,而我家乡江苏南通下面的海安县所产的糯米陈应该属于甜型和半甜型一类。
从定价来看黄酒还是很实惠的,不在乎品质的话10块钱能买一大桶,而市面上一般见到的黄酒最高也就80来块一瓶,相比白酒真是水浅至极。
古越龙山:
黄酒业界的中华老字号,产自绍兴,好饮黄酒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上年岁的酒友(如家里老爷子)黄酒一般首选这个。古越龙山的酒口感醇厚,含糖量相对较低,温凉饮用皆可。其实就个人贫弱的黄酒饮用经历来看,五年陈以上的黄酒热一热至少我是喝不出区别来,另外考虑到品质问题,自己喝的话就推荐古越龙山的中央库藏金5年花雕。
沙洲优黄:
产地江苏张家港,对我来说是近年涌现的新牌子,由于蛮多人送给老爷子这个牌子的黄酒,所以高中的时候也就捞着喝了一些。个人觉得虽然是新牌子但是口味调和得很好,比古越龙山的酒稍甜一丢丢,回味更悠长,适合不加盐花生兰花豆这类下酒菜单独喝,个人喝的话就沙洲优黄1878五年陈酿。
中国有多少种黄酒
文字:魏水华
图片:Pixabay
古龙说:“一个人若想快醉,最好的法子就是用酒来下酒,用黄酒来下白干。”
这话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混着喝酒容易醉。但还有一个潜在的逻辑:黄酒是用来“下”的,不是“被下”的。
就好像酱菜下稀饭、油条下米线、羊汤下馒头一样。“下”的主体,往往是滋味跳脱、气质轻灵,却又做不得主角的食物。
黄酒当然也是。
No:1壹
关于谁是中国国酒的争论,百年来从未停歇,但各类机构评选的四大、八大、十大中国名酒,都是清一色的白酒。其地位就像日本的清酒、德国的黑啤、法国的白兰地、英国的威士忌、俄国的伏特加一样不可动摇。
而真正原产于中国的黄酒,却一直像个影子似地跟在白酒背后。虽被打上了风雅文艺、中正平和的标签,但终究登不了大雅之堂。
就好像是常常被用来装点门面、或针砭时弊的中国旧文人,从没主导过历史的发展进程。
许多文章把黄酒的发源前推到两千年、甚至三千年前的中国。从何以解忧的杜康、到投醪劳师的勾践、到煮酒论英雄的曹孟德、到斗酒诗百篇的李白、再到把酒问青天的苏轼,通通归于黄酒的范畴。这其实是极不严谨的。
在西方的酒精饮料谱系中,黄酒的归类并不是“Yellowwine”,而是“Ricewine”(米酒)。泛指以酒曲为发酵媒介、以粮食酿造、未经蒸馏的酒类。和西藏青稞酒、日本清酒是近亲。
但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非蒸馏的米酒有一个重大弊病:淀粉在糖化和发酵的双重作用下,会释放出大量悬浮颗粒,让酒水变得浑浊。事实上,唐宋以前的中国,并没有像样的黄酒,人们喝的都是“浊酒”。古诗里的“浊酒一杯家万里”、“一壶浊酒喜相逢”都是此物。
与浊酒相对的,自然就是清酒了。虽然传说早在西周,中国人就发明了压榨过滤法,但过滤技术的真正成熟,还是在唐宋之后。李白写的“金樽清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可能不是夸张,而是初唐时代过滤技术成本高企,清酒不是一般人家喝得起的真实写照。
No:2贰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在与酒水过滤技术飞速进化的同一时代,还发生了另一件大事:以安培仲麻吕为代表的日本遣唐使来到了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长安。
被遣唐使们带回日本的,除了茶道、花道、棋道之外,还有酒曲的制作技术、浊酒的酿制技术和清酒的过滤技术。
虽然同出一门,但因为民族性格的不同,日本酒从此走上了和中国酒完全不同的发展轨道:日本人把“轴”“死脑筋”,亦可解读为“工匠精神”的性格发挥到极致,通过不厌其烦的过滤,得到了清透的、绝无杂质的日本清酒。他们还发现了米粒外层蛋白质含量高,内层淀粉含量高,通过研磨,去掉米粒外层,只以米芯为原料,酿出了口味堪比水果酒的“大吟酿”。
而在中国,元代之后,阿拉伯人发明的蒸馏技术传入中原。白酒,这种酒精含量高、取得成本更低的“清酒”开始流行——是的,对于天性善于取巧的中国人来说,一遍遍地过滤,哪有蒸馏来得方便。
但中国文化又是保守且多元的。明清年间,白酒发明之初,中国人因酒精度太高,将其视为只有下层人才喝的“臭酒”。有身份的士大夫,坚持喝价格不菲的过滤清酒。到了清初,过滤酒已经出现了南北两大派系。
北酒以黍米为主要原料,京、冀、鲁、豫都有出产。河北的沧酒、易酒都属于典型的北派过滤酒,清初的文人笔记里还有“沧酒之著名,尚在绍酒之前”的说法。此外,山西的太原、璐州和临汾的襄陵,都出产上好的黄酒。
南酒则以糯米为主料,福建、江浙都有出产,尤以绍兴酒最为出名。因为糯米的蛋白质、淀粉含量都很高,在贮藏过程中,酒中的糖分与氨基酸形成美拉德反应,产生色素,赋予了酒水清亮的黄色。这是辛苦把米粒表皮研磨掉的日本人永远都酿不出来的颜色。
本质上,它和酱油的颜色是同一种东西。
这种颜色很难被过滤掉,也许是出于“差不多就好”的心理作祟,中国人把这种带着黄色的过滤酒保留传承了下来。
No:3叁
清中期康乾盛世年间,全国交通大发展。南北酒不可避免地狭路碰撞。这一局的较量,带着黄色的南酒以绝对优势打败了北酒。其中原因未必是南酒口感超过北酒,而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南酒运往北方,经历寒冷不会变味;而北酒运往南方,碰到酷暑则会变质。
所以,人们把南方那些时间长、颜色深、耐贮存的过滤酒称之为“绍兴老酒”。
为了金黄的色泽,酿酒师们还有意识地在制作过程中加入焦糖以上色。绍兴黄酒之名,由此益显。
到了清末,八旗子弟对口味甜美的绍兴酒有特殊的爱好,官府命令已有所谓“禁烧酒而不禁黄酒”的说法。民国时期,黄酒作为糯米酿造、焦糖着色的过滤酒的统称已基本确定下来。
|山东即墨|
即墨老酒
即墨老酒是流传至今少数的北方黄酒代表。这种以黍米为主料酿造的黄酒,能够在众多南方黄酒中保持独立的姿态,几乎是个孤例。
除了即墨老酒本身的品质不错外,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清中叶以来鲁菜的强势。不管是作为烹饪的佐料,还是饭桌上的助兴饮料,本土黄酒都有强烈的存在意义。
今天,在白酒为主导的北方,即墨老酒更多是被当成一种养生饮料。山东人用它来冲鸡蛋、冲红糖、泡黑枣、泡核桃,甚至是泡鲤鱼炖着吃。所谓功效是不是真的是次要,滋味倒是都很特别。
|河南安阳|
双头黄酒
所谓“双头”,指的是小米和稷米,二者均为主料,不分前后。是很典型的中原黄酒。
这种复合谷物酒,颇有五粮液的范儿。事实上,在河南当地,确实把双头酒视作黄酒中的五粮液。
更为神奇的是,双头黄酒中还在酿制过程中添加蜂蜜和生鸡蛋,增加的香甜的风味,着实讲究。虽然明清以来,频繁的黄泛让古雅的中原文化节节倒退。但在酿酒这样的细节上,依然能看到唐宋遗风的影子。
|江西九江|
封缸黄酒
到了江西,黄酒酿造已经是典型的南酒工艺。糯米是主料,掺入一点点的黍米,只为让滋味更加复合。
所谓封缸,指的是密封发酵和密封澄清酝酿,前后要封两次,时间长达五年。
黄酒和白酒不同,因为酒精度低,所以并不是愈陈愈佳,放置时间太长,可能会酸败。所以,“陈年黄酒”的概念除了指酝酿时间够长之外,还与黄酒品质的纯净度直接相关:达不到这样的纯度,根本没可能成为陈酒。
|湖北襄阳|
襄阳黄酒
襄阳人对黄酒的喜爱,恐怕不在绍兴人之下。当地的三大特产都能列入黄酒谱系:襄阳黄酒、丹河稠酒、地封黄酒。
后两者与吴语区的黄酒区别不大,值得一提的是襄阳黄酒。虽名为“黄酒”,但其实并不是狭义的黄酒,而是一种古老的浊酒。
因为没有经过压榨过滤,所以酒色乳白,滋味酸甜。据说这种酒是诸葛亮之妻黄月英所发明,又叫“茅庐春”。虽然多半是附会的传说,但浊酒的发明年代,确实可以上溯到两汉三国。
|湖南郴州|
倒缸黄酒
湖南酒并不以黄酒为主流,但郴州嘉禾县,却出产一种绕有特色的倒缸酒。
除了糯米、酒糟外,酿制过程中还要倒入烧酒,以提高酒精度、增加风味。故名“倒缸”。工艺虽然粗糙,但味醇香甜,与正统南酒的风味不同。
萧克上将是嘉禾人,对故乡的倒缸酒情有独钟。他说:“水是家乡甜,酒是倒缸好。”一个甜字、一个好字,道出多少游子乡愁。
|江苏无锡|
惠泉黄酒
黄酒之正宗,当然在江浙吴语区。浙江酒首推绍兴,而江苏的苏锡常沪皆有好酒:张家港的沙洲优黄、吴江的桃源黄酒、上海的石库门老酒、南通的白蒲黄酒等等,。但论起历史积淀,恐怕以无锡惠泉酒更胜一筹。
陆羽把无锡惠山泉,命名为“天下第二泉”后,惠山声名大振。恰好水是除了酒曲、粮食之外,制作黄酒最重要的原料。从元代开始,就有人以“天下第二泉”为噱头在此造酒。工艺逐年精进,自然酿出好的滋味。
曹雪芹的父亲江宁织造曹頫,向皇上进贡的物品中,有“泉酒”一项,应该就是今天的惠泉黄酒,可见清中叶,惠泉酒的品质已经达到贡品级别。曹雪芹也就顺手把它写进了《红楼梦》。
|浙江绍兴|
女儿红酒
在海外,绍兴酒几乎成了黄酒的代称。而女儿红又是上好绍兴酒的代称。事实上,女儿红、加饭酒,都是民间对酿制精良的花雕酒的俗称。
事实上,绍兴酒的成功,并非原料选择特别精良、也并非工艺水平特别高超。而是它在酒品分级上,最早引入了类似西方葡萄酒评鉴的体系化标准。按照糖度不同,绍兴酒分为元红酒(干型酒)、加饭酒(半干型酒)、善酿酒(半甜型酒)、香雪酒(甜型酒),以及改良式的,以善酿和香雪勾兑而成的太雕酒(混合酒)。
这种科学的、超前的酒品分级,成就了绍兴酒在中国黄酒中卓然不群的地位,也让各种不同口味的人,都能在绍兴酒中,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一款。
蒋介石是浙江人,传说他去了台湾后,非常思念家乡的绍兴酒。但台湾水质、气温与江浙完全不同,酿出的黄酒有奇怪的酸味。因此台湾人发明了在黄酒中加入姜丝、话梅后温来喝的法子。改革开放后,又传回大陆,成了东南沿海比较流行的做法。
其实,高品质的绍兴手工黄酒,不仅有丰富的鲜味,还有麦香以及荷叶的香气,不宜加料加热,更适合冷饮。最好是在饮用前将酒瓶在冰桶中放置一段时间,在6摄氏度左右适合饮用。因为其香味成分脂类物质是酵母在低温中长期发酵才能产生的,也需在低温中激活其清冽的滋味。
|广东梅州|
客家娘酒
黄酒在客家人聚居区分布广泛,在江西赣州、广东惠州、福建龙岩,都有上好的黄酒出产。但只有在梅州,黄酒被称为“娘酒”。
究其原因,与客家人妇女奇特的矛盾地位有关。一方面,客家先民从移垦的艰辛生活中深深体验到人丁繁盛的重要性,无论对外抵御侵犯,或是对内发展生产,人多都是优势。所以,“娘酒”有赞美女性酿酒手艺、女性主导民族饮食的潜在意义。
但另一方面,南方社会传统的男权思想对女性又多少存在着歧视。女人持家、酿酒,男人才是真正的家庭主宰者。
花雕酒和即墨老酒有什么区别
即墨老酒和花雕酒虽然同属黄酒大类,但是其制作原料、工艺和饮用方法都不一样,所以两者口感有很大差别。以花雕中最有代表性的绍兴花雕为例,对比如下:
即墨老酒绍兴花雕
主要原料大黄米(黍米),崂山泉水;糯米,鉴湖水
发酵剂陈年麦曲;优质麦曲
酿造(老酒)浸米—煪糜—晾饭—打耙—落缸发酵—压榨—陈储—灌装(消毒);(花雕)浸米—蒸饭—晾饭—落缸发酵—开耙—坛发酵—压榨—陈储—灌装(消毒)
饮用(老酒)隔水加热不超过2分钟,可加入枸杞、话梅等一同温热,不可高温持续加热;
(花雕)在砂锅或电热壶中煮沸,转小火加热10分钟,可加入枸杞、姜丝、话梅等同煮。
外观类似陈醋颜色,不透明,粘度适中,好的老酒类似葡萄酒“挂杯”;琥珀色,透明液体,花雕粘度低,几乎不挂杯。
口感老酒入口初时微苦焦香,回味甘甜,绵长;花雕入口初时类似甜菜,回味微辛,与即墨老酒相比味道偏淡,更软绵
购买黄酒时,要注意什么
1.应在正规的大型商场或超市中购买黄酒产品。这些经销企业对经销的产品一般都有进货把关,经销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有保证。
2.选购大型企业或有品牌的企业生产的产品,这些企业管理规范,生产条件和设备好,产品质量稳定。
3.选购时可从产品名称、含糖量来判别产品的类型,以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黄酒种类。
4.黄酒产品执行的国家标准为:GB/T13662、GB17946等。
5.酒液应呈黄褐色或红褐色,清亮透明,允许有少量沉淀。
扩展资料
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有“液体蛋糕”之称。其营养价值超过了有“液体面包”之称的啤酒和营养丰富的葡萄酒。
1.含有丰富氨基酸:黄酒的主要成分除乙醇和水外,还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这8种氨基酸,在黄酒中的含量比同量啤酒.葡萄酒多一至数倍。
2.易于消化:黄酒含有许多易被人体消化的营养物质,如:糊精.麦芽糖、葡萄糖、脂类.甘油、高级醇、维生素及有机酸等。这些成分经贮存,最终使黄酒成为营养价值极高的低酒精度饮品。
3.舒筋活血:黄酒气味苦、甘、辛。冬天温饮黄酒,可活血祛寒、通经活络,有效抵御寒冷刺激,预防感冒。适量常饮有助于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并可补血养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酒
绍兴黄酒 唐宋三十年青瓷礼盒花雕酒15度有什么疗效
说实在的,黄酒没说明疗效,我家里父母经常喝,喝了几十年了,就是一种当地的人文习惯,适量的喝点可以舒经活血,冬天把酒暖暖喝,弄到45度左右暖身体
黄酒哪个牌子最好求推荐
最好的黄酒品牌推荐:古越龙山、沙洲优黄、石库门
1、古越龙山
黄酒业界的中华老字号,产自绍兴,好饮黄酒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古越龙山的酒口感醇厚,含糖量相对较低,温凉饮用皆可。其中古越龙山的中央库藏金5年花雕最佳,其次是库藏八年陈花雕。
2、沙洲优黄
产地江苏张家港,比古越龙山的酒稍甜,回味更悠长,其中,沙洲优黄1878五年陈,和酒大开福五年陈最佳。
3、石库门
产地上海,口感较苦,香醇陈酿,一品呈现。酒质清亮通透,清醇淡雅,清口好味,风味还不错。
古越龙山属于半干黄酒,沙洲优黄属于半甜黄酒,石库门属于干黄酒,口味略苦,选购时应根据是否喜欢甜来选取适合自己口味的黄酒。
扩展资料:
不同人对黄酒的口味喜好不同,根据黄酒的含糖量的高低可分为以下4种,可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黄酒:
1、干黄酒:
“干”表示酒中的含糖量少,总糖含量低于或等于15.0G/L。口味醇和、鲜爽、无异味。
2、半干黄酒:
“半干”表示酒中的糖分还未全部发酵成酒精,还保留了一些糖分。在生产上,这种酒的加水量较低,相当于在配料时增加了饭量,总糖含量在15.0G/L-40.0G/L,故又称为“加饭酒”。我国大多数高档黄酒,口味醇厚、柔和、鲜爽、无异味,均属此种类型。
3、半甜黄酒:
这种酒采用的工艺独特,是用成品黄酒代水,加入到发酵醪中,使糖化发酵的开始之际,发酵醪中的酒精浓度就达到较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速度,由于酵母菌数量较少,对发酵醪中产生的糖分不能转化成酒精,故成品酒中的糖分较高。
总糖含量在40.1G/L-100G/L,口味醇厚、鲜甜爽口,酒体协调,无异味。
4、甜黄酒:
这种酒一般是采用淋饭操作法,拌入酒药,搭窝先酿成甜酒酿,当糖化至一定程度时,加入40-50%浓度的米白酒或糟烧酒,以抑制微生物的糖化发酵作用,总糖含量高于100G/L。口味鲜甜、醇厚,酒体协调,无异味。
花雕酒的价格明细
花雕酒属于黄酒,因品种太多,无法给你报价【价格从10元左右到上千元的都有】
黄酒还有:女儿红、状元红、古越龙山、会稽山等
绍兴黄酒的品种
一、元红酒:
元红酒也称“状元红”。酒度15度以上,糖、酸成分较低。
二、加饭酒:
加饭酒酒度18度,糖分2度,高于元红酒。属半干型酒,似葡萄酒的“半干”类型。加饭酒透明晶莹,香气浓烈,宜吃冷盘时喝。
三、花雕酒:
加饭酒经多年贮存即为花雕酒。花雕酒的由来有一个美妙的传说。古时当女儿出生时,父母要将几坛酒加以塑雕或者彩绘后,埋入地下,待女儿出嫁时取出款待宾客,即是著名的“女儿红”。花雕酒便由此而得名。现虽不将酒坛埋入地下,但雕塑彩绘的技艺沿袭至今。花雕酒坛成为人们收藏的珍品。花雕酒一般存放时间较长,故其味醇厚,色泽澄黄,香气馥郁,为绍兴酒中极品。
四、善酿酒:
用已贮存一至三年的陈元红酒,代水入缸与新酒再发酵,酿成的酒再陈酿一至三年所成。善酿酒属半甜酒,呈深黄色,质地特浓,最宜妇女及初饮者,配以甜菜肴或点心最佳。
五、香雪酒:
是用米饭加酒药和麦曲一次酿成的酒(绍兴酒中称为淋饭酒)。拌入少量麦曲,再用由黄酒糟蒸馏所得的50度的糟烧代替水,一同入缸进行发酵。这样酿得的高糖(20%左右)高酒度(20度左右)的黄酒,即是香雪酒。香雪酒属甜酒,鲜灵甜美,独具一格,若在饭前饭后少量饮用,最感适口,并助消化。
黄酒的功能
药酒功能:
《本草纲目》详载了69种药酒可治疾病,这69种药酒均以黄酒制成。
1、米酒:行药势,通血脉,润皮肤,散湿气,除风下气,解马肉、桐油毒。
2、愈疟酒:治诸疟疾,频频温饮。
3、五加皮酒:支闰切风湿痿痹,壮筋骨,填精髓
4、薏苡仁酒:去风湿,强筋骨,健脾胃。
5、五加皮酒:去一切风湿痿痹,壮筋骨,填精髓
6、女贞皮酒:治风虚,补腰膝。
7、地黄酒:补虚弱,壮筋骨,通血脉,台腹痛,变白发。
8、当归酒;和血脉,坚筋骨,止诸痛,调经水。
9、菖蒲酒:治风痹,通血脉,疗骨痿。
10、枸杞酒:补虚弱,益精气,去冷风,壮阳道,止目泪,健腰脚。
11、人参酒。补中益气,通治诸虚。
12、茯苓酒:治头风虚眩,暖腰膝,主五劳七作伤。
13、桑椹酒。补五脏,明耳目,治水肿。
14、蜜酒。治风疹、风癣。
15、蓼酒。久服聪耳明目、脾胃健壮。
16、姜酒。澡贪苋、发热、心腹冷痛。
17、葱豉酒。解烦热,补虚劳,治伤寒头痛寒热及冷痢肠痛,解肌发汗。
18、茴香酒。治肾气痛、扁坠牵引及心腹痛。
19、缩砂酒。消食、和中、下气,治心腹痛。
20、茵陈酒。治风疾、筋骨挛急。
21、百部酒:治一世新旧咳嗽。
22、海藻酒:治瘿气。
23、松节酒:治冷风虚弱、筋骨挛痛、脚气缓痹。
24、竹叶酒:治诸风热病。
25、麻仁酒:治骨髓风毒痛、脚气缓痹。
26、红曲酒:治腹中及产后瘀血。
27、花蛇酒:治诸风顽痹、瘫痪挛急、恶疮疥癣。
28、蝮蛇酒:治恶疮诸瘘、恶风顽痹癫疾。
29、豆淋酒:破血去风,治男子中风口歪、阴毒腹痛及小便尿血。亦治妇女产后一切中风疾病。
30、虎骨酒:治臂胫疼痛、历节风、肾虚、膀胱寒痛。
31、鹿茸酒:澡阳虚痿弱、小便频数、劳损诸虚。
OK,关于唐宋10年花雕酒价格和花雕酒的价格明细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一斤装茅台酒一箱多少瓶子_一斤装茅台酒一箱多少瓶
2025-04-24 19:05:53郎酒策划案_酒的策划方案
2025-04-24 13:24:50口子窖6年有几种(口子窖6年怎么样)
2025-04-23 23:28:41辽宁道光廿五价格-辽宁道光二五酒价格表
2025-04-15 20:35:31如何分辨五粮醇真假(专家教你几招,轻松辨别真伪)
2025-04-11 11:18:28